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gzrbjkgj Intro 原名“广州日报健康管家”。由广州日报携手华南各大医院最强实力医界名家联合打造,提供健康资讯、求医指南、名医面对面、讲座义诊等信息与贴心服务。 管家说: 五月不防晒,六月徒伤悲。在广州,阳光猛烈的日子其实早已来临。这段日子,N多的“买买买”达人都在头头是道“安利”各种防晒产品。什么品牌更持久、什么品牌更保湿、什么品牌不起泥……balabala,每个人都说得煞有其事,煞费苦心,惹得一干粉丝妹纸磨拳擦掌,跃跃欲试。看到粉丝妹纸们纷纷掏腰包,皮肤科专家笑了: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一款产品适合每个人的皮肤。不同肤质、不同年龄、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饮食习惯,皮肤的状况都会不同的好吗。与其把自己的脸当试验田,乱试防晒产品,不如深入了解一下夏日防晒的一些基本原则呢。不然,就算你是土豪,可以把所有品牌的防晒产品都在脸上涂一层,也挡不住太阳的紫外线的。 夏天防晒,究竟要注意哪些基本原则呢?一起来读一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廖梦怡总结的“防晒经”吧。 1.一般防晒打伞、戴帽子足已 如果只是在上午、傍晚出门,或者户外逗留时间不长,比如上班路上,打伞、戴帽子就已经能有效地遮挡自上而下的阳光了,而且,又不会增加皮肤的额外负担。尤其是对于皮肤容易过敏、长痘的妹纸,就不要动不动就在脸上涂抹各种防晒霜了。 2.强光防晒还是需要衣帽遮盖+防晒霜 什么情况属于强光防晒呢?上午10时到下午4时这段时间,阳光较强,如果要待在室外,或者要长时间待在水边,最好穿上长袖衣物,并在暴露部位涂上防晒霜,如果能戴上配有面罩、颈罩的帽子就更好了。 3. 湿衣服比干衣服防晒能力差很远 深色衣物比浅色衣物吸收紫外线的能力要强,这个可能大家都知道。可是,你造吗?湿衣服的防晒能力比起干衣服来,要差好远呢。所以,如果在夏天你要长时间地在户外活动时,穿衣选择的关键词就是四个:深色、宽松、长袖、快干。 4. 保湿喷雾或冷矿泉水都可以做保湿剂 长时间的日晒,容易造成皮肤脱水、干燥。这时,皮肤对紫外线伤害的抵御能力会大大下降,非常容易出现晒伤。因此,最好能每活动15~20分钟,就回到阴凉处休息一下,而且一定要记得适量饮水噢。还有一个保湿诀窍可以直接对皮肤补充水分哦,那就是不时用保湿喷雾喷脸或直接用冷矿泉水轻拍在脸上。 5. 水上活动时别穿防晒衣啦 如果是要进行水上活动,最有用的防晒方法就是:在皮肤暴露的部位,涂上足够多的户外活动专用的、有防水防汗功能的防晒霜。切记,在水上活动时,别穿防晒衣啦。首先,水上运动,衣服自然会湿啦,前面已经讲过了,湿的布料防晒功能本来就会明显下降,起不到保护效果;其次,在湿润、密封的状态下,皮肤的吸收能力会大大提高,效果以十倍计,敷面膜保养的原理正是基于此。因此,在水上活动,穿着湿的防晒衣或遮面巾,就相当于用海水或者泳池水身体膜、敷面膜,效果能好吗?顺便说一句,防晒衣只适合远足、登山啦。 6. 紫外线中的UVA、UVB都会损伤皮肤 有一个常识一定要知道:按照波长,紫外线可分为UVA、UVB、UVC三个区段,这三个区段中,对人体有影响的只有UVA、UVB。其中UVA是长波紫外线,它能穿透真皮层,损伤胶原蛋白和脂质,因此,它除了晒黑,还会引起皮肤的光老化,比如皱纹、色斑、多种良性皮肤肿物甚至是皮肤癌。 不知道那些钟爱日系防晒产品的妹子,是否知道PA+、PA++、PA+++是什么意思?日系防晒产品对防UVA效果进行评价的指标是PA,防御效果分为PA+、PA++、PA+++三级,分别表示“有效、相当有效、非常有效”。但是,PA并不是一个定量的指标,国际上对此还没有统一的认证标准,所以,欧美系的护肤品牌并不标注PA。有的品牌使用PPD这个指标,有的品牌则以星标的颗数,表示防UVA的效果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UVB是中波紫外线,在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中约占80%~90%,它可到达真皮层造成皮肤晒伤,引起脱皮、红斑、晒黑等现象,但是可被玻璃、阳伞、衣物等阻挡。皮肤在日晒后会发红,即“红斑”,在皮肤经过日晒刺激后出现红斑所需的最短时间,称为“最小红斑量”。 7. 不要盲目追求高SPF和PA,一般防晒SPF15或PA++的防晒霜足够 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防晒指数SPF(Sun Protection Factor),就是评价防晒产品防UVB效果的指标,也就是指“使用防晒产品后皮肤的最小红斑量增长的倍数”,如果用算式来表示就是:SPF=涂抹防晒剂后的最小红斑量÷涂抹防晒剂前的最小红斑量。比如,A女士不做任何防晒措施的情况下,日晒20分钟后出现皮肤发红,那么,她的最小红斑量就是20分钟(事实上多数黄种人的最低红斑剂量都在10~20分钟左右),当她涂抹了SPF15的防晒霜之后,皮肤可受到保护的时间是20分钟×15(SPF)=300分钟,即5小时后,就需要补涂防晒霜了。这个算法准确的前提是,假设紫外线的强度不随时间而改变,所以在现实中涂抹防晒霜的间隔还需适当缩短,一般以不超过4小时为宜。 对于防晒剂的防UVB效果,经过科学方法的观察和对比之后发现,同样在防晒产品的有效作用时间内,SPF15的产品能阻挡约95%的UVB,SPF30的产品能阻挡接近99%的UVB,SPF50的产品能阻挡约99.5%的UVB,效果差别并不显著。但是,它们对皮肤造成的负担却呈倍数增长。 所以,不要盲目追求高SPF,在一般日晒情况下,选择SPF15的产品就足够了。至于UVA,对黄种人而言,PA++以上的产品比较合适。 8.提前20分钟涂抹,一张脸需涂一枚一元硬币大的量   通常护肤品涂到皮肤上都不会马上被吸收,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和皮肤充分结合,防晒产品也不例外,一般应提前20分钟涂抹。此外,用量必须足够,否则,达不到产品标称的防晒效果。一张脸大概需要涂一枚一元硬币大的量,身体其他部位也需要涂的话以此类推。 9.干性、敏感性皮肤用物理性防晒剂相对安全    我们在买防晒霜时,经常会看到包装上会写着“物理性防晒”或“化学性防晒”。这是根据防晒剂的作用原理来划分的。一般来说,只要是正规、合格的产品,无论是物理性防晒剂还是化学性防晒剂,防晒效果都是能保证的。 物理性防晒剂,是通过添加氧化锌、氧化钛等白色粉末状成分反射紫外线以达到防晒目的,通常一种防晒剂涂上之后,如果皮肤看起来明显变白了,这个产品就是物理性的。产品的防晒指数越高,意味着粉末状成分的含量越高,因此,物理性防晒剂通常是SPF越高越使人感觉肤色过白、很假。 物理性防晒剂的优点是,里面所含的粉末成分性质相当稳定,不容易引起过敏,对干性、敏感性皮肤比较安全。缺点是配方特点决定了市面上难以找到SPF>30的产品,而且油性皮肤、易长痤疮人士如果选用物理性防晒剂后清洗不彻底,有可能堵塞毛孔,引起粉刺。 化学性防晒剂,是通过添加桂皮酸盐、二苯甲酮(防护UVB)、阿伏本宗、麦素宁环(防护UVA)等成分吸收紫外线,这些成分都是可溶于护肤品基质的,所以这类防晒剂涂上之后肤色仍旧自然,也很容易做出高防晒指数、防水防汗的产品(SPF>30,甚至50、80+),特别适合户外活动时选用。但是由于化学防晒剂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敏感性皮肤人士需要慎用。有的化学防晒剂为了减少防晒成分对皮肤的刺激,在基质中添加了一些阻止吸收渗透的成分,相应会增加堵塞毛孔的风险。 10. 混合性的防晒产品效果更好 通常来说,防晒剂中的防晒成分浓度越高,为了防晒成分能够均匀分布,涂抹起来延展性好,基质会越油腻。因此,有的产品为追求清爽的使用感受,争取油性皮肤的消费者,会添加一定量的乙醇或改性乙醇。所以,有酒精过敏史的妹子,购买防晒霜时,一定要记得留意产品成分。 由于是物理性防晒剂和化学性防晒剂各有优劣,目前,有些厂家已经推出了混合性的防晒产品,两类防晒成分都使用,各自的用量又比单一成分防晒剂中的用量少。这样的产品防晒效果更好,使用感受也不错,适合日常使用。 11.暴晒后千万不要冰敷    万一接受了暴晒,如果皮肤已经出现发红、发烫、灼痛等症状,要尽快进行舒缓处理了。首先应立刻转移到阴凉的地方,用稍冷的矿泉水喷或冲感到不适的部位。但是,一要注意,不能冰敷!!!当皮肤冷却以后,可以涂一些芦荟胶、维生素E乳之类成分简单的补水产品。几个小时后,待皮肤灼痛感缓解,才可以敷冷藏过的面膜进行保湿、补胶原护理。 12. 暴晒后切忌去角质、也不要深度清洁 晒后的皮肤摸起来通常会感觉比较粗糙,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要做去角质的护理,也不要使用深度清洁产品,一切磨砂膏、黑头贴、去死皮素、泥面膜、深层洁面乳等都要叫停,否则会对皮肤造成二次损伤,导致皮肤变薄、脱皮、干燥、易过敏等。 13. 晒后不要用质地稠厚、营养丰富的护肤品 正确的做法是,晒后一段时间坚持用冷或微温水洗脸,使用较温和的清洁产品,洗脸后涂上成分简单、容易吸收的乳液,不要急于使用质地稠厚、营养丰富的保养品,舒缓、补水功能的面膜每周做2~3次。所有护肤品应选择正规产品,尽量不含酒精、香精及过多的防腐剂。同时,可以适量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帮助抗氧化。饮食保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谷物杂粮及优质蛋白,不要饮酒和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通常情况下,晒伤的症状一周左右可以恢复,这个时候就可以适当使用美白护理产品和恢复原来的护肤习惯了。 14.有“晒过敏”的人别吃泥螺、苋菜、菠菜、莴苣、灰菜、小白菜   最后说一个与“晒伤”有点相近的问题,那就是“晒过敏”。事实上,“晒过敏”是一个与“晒伤”完全不同的概念。“晒过敏”在医学上称为“光感性皮炎”,是由于某些能吸收光辐射的光感物质通过直接接触皮肤、口服、注射等途径进入皮肤后,在接受日光照射后产生了异常的生物学效应,从而引起的一类皮肤病。   需要注意的是,有“晒过敏”问题的人,不要吃会引起光感性皮炎的食物。比如柑橘类水果的果皮、泥螺、苋菜、荠菜、菠菜、莴苣、灰菜、小白菜等,还有个别药物、染料、香料和精油等。人体摄入这些物质后,如果在短时间内接受日晒,即使日光的强度不很强烈,仍会在衣物覆盖不到的部位,如面、颈、手等皮肤出现红斑、肿胀、水疱等表现,患者通常感觉瘙痒难忍。对于“晒过敏”,抗过敏治疗有效,但是如果再次接触致敏物并日晒,症状会再次出现。所以,由于食物引起的光感性皮炎患者,一定要做好饮食日记,分析出过敏原,不再进食致敏食物,或者只在晚餐进食。如果是药物诱发者,用药期间必须留在室内不要外出。   原文作者/广州日报记者黄蓉芳 通讯员白恬、黄贤君 今日管家:黄蓉芳 广州日报健康管家 依托广州日报和各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为您带来健康资讯、求医指南、名医面对面、讲座义诊信息等,欢迎点上方蓝字关注。如果您喜欢今日内容,请转发给亲朋好友,媒体转载请标明出处。   广州日报健康管家 gzrbjkgj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